6月21日下午,2024年东方学院—海宁市人民政府校地合作项目推进会在学院召开。学院副院长张伟飚,海宁市发改局、市人力社保局、市经信局、市司法局、许村镇、海昌街道、皮革城等项目合作单位代表,学院相关职能部门与教学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张伟飚表示,自2023年5月校地合作推进会召开以来,校地“双向奔赴”更加显著,项目合作领域拓宽,在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乡村振兴、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合作,形成了校地合作的良好氛围。2024年校地合作“提质计划”行动共提出14项计划,涉及40多个具体项目,张伟飚强调,要提高站位强认识,系统谋划明方向,校地协同抓推进,集中精力抓落地,以钉钉子的精神,确保年度合作项目取得成效。

市发改局、市人社局等单位负责人表示,高校在人才、科研方面具有丰富的资源,地方对人才有着巨大的需求,要加强顶层设计,按照“人才+项目”的校地合作模式,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毕业生留海率,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会上,学院社会合作部负责人就2024年度东方学院-海宁市人民政府校地合作项目清单形成情况和学院2024年开展校地合作情况进行汇报。与会人员重点围绕东方学子海宁行活动、产业学院建设、劳动法学人才培养、大学生实习实训等年度校地合作项目进行深入交流。(文:张妙良/摄:洪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