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东方新闻 >> 正文

我院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发展培训活动

时间:2015-06-15来源:


    近期,在浙江财经大学举办的一系列教师培训项目中,我院教师近60人报名参加,是参训人数较多的一年。此外,从去年10月到今年4月,在我院先后组织的6场教学研讨沙龙活动中,也有近百位专任教师参与其中。

    数据反映变化。在几个月时间里,我院参与校内外发展培训活动的教师人数近200人次,人数的上扬,反映的是教师心态和认识的变化。外国语分院的陆娟鸿说,“我一直在学校读书,毕业以后选择当了一名教师,待在学校这个象牙塔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了解并不十分全面,参加这样的培训能够很好地开拓自己的视野,既得到了观念上的洗礼、理论上的提高,也感受到了名师名家的风采。”像陆娟鸿这样主动参加发展培训的青年教师还有很多,他们中的很多人往往成为各类培训和讲座的老面孔,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高度认同和对于站好讲台的追求使他们更珍惜各种学习与交流的机会。
    “能够与学术界、实务界的精英面对面交流,能够迅速地开阔自己的视野,对未来的教学过程也是一种无形地提升,最终受益的是老师和学生。”会计分院的许诺认为教师培训最终要惠及课堂和学生,道出了培训的终极目标。正是由于把自身培训与课堂建设、学生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的自觉,广大教师对于各类发展培训活动的态度变得更加积极,从以往受制于上课安排没有过多时间参与到自己主动要求培训,改变正在一点一点发生。来自人文与艺术分院的新老师潮莉说,“通过培训,我认识到要更加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将课堂还给学生,在日常教学中加大讨论课的比重,让学生最大程度地参与到课堂中来,使学生在各种观点的交流和碰撞下主动地学习与探索。”

    教师是立教之基,兴教之本。教师发展,不仅关系到教师个人的职业成功,要求教师主动转变和参与,更是学院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推力,需要学院统筹规划。建院16年来,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始终把教师队伍培养作为事业发展的中心工作来抓,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和引导广大教师站稳站好讲台,自觉把个人理想实现与学院整体发展结合起来。教学技能比赛、教学研讨沙龙、博士论坛、青年教师培训工作联络员会议…各种形式多样的教学交流活动不断开展,许多教师通过培训真正成为所在专业的“行家里手”,课堂更精彩了,学生也更爱听了。

    与此同时,作为一所相对年轻的高校,我院充分结合青年教师人数较多的实际,依托《青年教师培养体系实施办法(试行)》(浙财大东〔2014〕67号),致力于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术水平,提升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青年教师队伍。得益于这一培养体系,我院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开展顺利,各教学部门在实践过程中,推出了适应自身实际的特色培养办法:金融与经贸分院将青年教师安排到互联网大金融实训平台项目的具体建设中,以促进青年教师实训教学能力提升;工商管理分院注重青年教师实训实践能力培养,组织青年教师指导学生去企业实习锻炼;法政分院根据法学重实践应用的学科特点,安排青年教师至海宁法院挂职锻炼,到律师事务所从事兼职律师并应用于教学…由于这些各有千秋又符合实情的培养体系,一批批教学风格与特色鲜明,知识讲解精准到位的青年教师相继走上讲台,成为我院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同时,充分发挥老教师作用,探索建立起助讲导师制度,通过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传帮带”,把适合专业实际的教学科研思路和方法传递给年轻一代,帮助他们的从教之路走得更快、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教师要想快速成长,站稳站好讲台,不仅要靠学院内部培养,更要注重外部交流和学习。各类校内外教师发展培训项目,为我院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深造、经验交流的平台,使他们在不断学习中明确定位、找准差距、补足短板,真正成为推动学院朝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学院确立的“差异化、职业化、国际化”的发展战略,要求广大教师在培训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包容吸收、有的放矢,充分借鉴学习他人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为己所用,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和改进,形成自己的特色,这也是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独立学院的题中应有之意。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作为在三尺讲台传经问道的教师,要自觉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和我院学习型组织建设的代表,积极参与交流培训活动,不断了解和学习行业最新动态和前沿知识,自觉把课程教学内容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用高尚的人格,渊博的知识,活跃的课堂使学生终身受教,为培养更多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人才,为我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探索做出自己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我院2015年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再创佳绩
下一篇:我院新版招生网站正式上线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