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东方人物 >> 正文

胡正亦:热血归来的海军战士

时间:2018-04-23来源:大学生记者团


莫尔斯电码、上浮、下潜……

这些看似与我们生活脱节的事物,

却与他的军旅生涯息息相关。

胡正亦,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2015级产品设计专业学生,2014年携笔从戎,在海军某潜艇部队服役。他是东方学院第一位在潜艇部队服役的大学生士兵。潜艇部队对我们来说是个神秘的兵种,听说体检标准非常严格,对话就从此展开。

从学生到军人

“体检很顺利,但检查的次数比别人多,血抽了好多次。”2014年炎热的夏天衬托了胡正亦参军入伍的热情。“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实现自己年少时的军人梦,不过根本没想到会分配到海军,而且还是潜艇部队。”

就这样,胡正亦从校门走入营门。两年的军旅生涯,锤炼了他的身体,还让他在部队中收获了见闻和阅历。从南到北、从大学生到海军战士,胡正亦在入伍之初的确遇到很多不适应。“九月的山东天气干燥、温差大,新兵连的生活条件又比较艰苦,战友们都很想家。但我们就这样在高强度的训练中坚持下来了。”雷打不动的六点起床、晨跑三公里、集体收听《新闻联播》……在集体生活中,胡正亦慢慢变成了一名真正的军人。

“其实新兵连里最期待晚上7点的《新闻联播》,这宝贵的30分钟是我们了解外面世界为数不多的机会。战友们会拎着北方的‘马扎’,列好队,连长一声‘坐下’,大家整整齐齐地坐在不大的电视前面‘听’新闻。为什么是听?因为只有前排的人能看到电视屏幕,后面人看着战友的后脑勺听海霞、康辉播新闻。没有人窃窃私语、动来动去,否则,后面的战友怕是连声音都听不到了。虽然艰苦,但战友们都很团结,集体主义就这样在大家心中自然而然地萌发出来。这大概就是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的意义所在。”连队还要不定期拉练。拉练除了走路,更要检验战备水平。“拉练的时候我们凌晨三四点起床,水壶里装满水,背包里装上厚厚的被子和军大衣,还有其他装备,总共二三十公斤。拉练的路程一段是走,一段是越野,还要戴上防毒面具穿越‘染毒区’,开展急救演练。”

在部队,每周末都会有奖励外出的机会,“大家会努力争取这个名额。上课、背条例,连标点符号都不能出错。再综合体能等各项成绩,只有前10%的人能获批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至于在潜艇上的工作和生活,胡正亦表示他第一次出海,就遇上了涌浪,潜艇上下左右摇晃,吃的饭全都吐了。后面习惯了,感觉潜艇上的伙食还不错,就是蔬菜保存不了太久。不出海的时候要保养装备、操练业务。“我还拿了个专业比武三等奖。”说到这里,胡正亦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

重回校园 新的开始

“我13年9月来到东方,14年9月离开这里,在部队待了两年,16年9月份重回校园,现在是18年了,感觉时间真的好快。”胡正亦感叹道。

“回来继续学习产品设计专业,这是我的另一个起点,一个新的开始。”“我刚回学校的时候,原先的同学见到我第一句话是‘你口音怎么变了?’部队里大家都直来直去,讲话也比较大声。”他现在还“承包”了寝室卫生,平日里“站如松、坐如钟”的军人气质依旧,部队中养成的习惯在无形中一点一滴融入了他的日常生活。对于重回校园有什么感受,胡正亦的回答延续了部队作风,简洁明了、直言不讳:“不习惯”。“两年多没读书,再次坐在教室里,对周围的环境说不陌生是假的。艺术专业上课形式比较自由,有时候真有恍若隔世的感觉。”

部队中锻炼出的自律性与上进心让胡正亦重新适应了大学学业。出方案、做PPT幻灯片、用电脑做模型、效果图……胡正亦这两年在校的专业课成绩都名列前茅,“这段时间会忙一点,毕竟是学设计的,时常会面临没有想法的时候,所以要时刻记得把握住机会。”对于他的学业,产品设计专业的李孙霞老师非常认可,她表示胡正亦学习很积极,作业的完成度也比较高,“很细心,很自律。”“去年招生季,分院里安排他协助摄影师拍摄产品设计专业的宣传片,他尽心尽责,老师们交给他的事情,很放心。”

脱下军装 心系海蓝

今年票房爆棚的电影《红海行动》让更多人了解到海军在维护国家权益和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上的特殊作用,蛟龙突击队临危不惧的拼搏精神更令无数人心生敬意。胡正亦对《红海行动》十分喜爱,“我印象最深的是张译饰演的队长杨锐。他是个很有责任感的人,哪怕即将被龙卷风包围还考虑着队友的安危。”杨锐,这个个性鲜明的男一号,大气、睿智、果断,同时又有透彻明晰的大局观。胡正亦表示这正是他学习的榜样。“从小到大,身边的朋友、同学、部队里的战友都‘正义’‘正义’地叫我,大家可能都希望我成为这样的人吧。”胡正亦说。

对潜艇题材的影视剧,胡正亦最喜欢的不是《从海底出击》或者《U-571》,而是国产电视剧《深海利剑》,“因为我的老师在里面本色演出。看到老师的镜头,就会让我想起部队中的生活。”胡正亦还会追另外一位潜艇兵的节目,那就是“局座召忠”,他觉得张召忠的节目用轻松的方式普及了海洋知识、增强了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海权意识,“他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

前段时间的南海阅兵让胡正亦非常感慨,“我们的海军从无到有,历经千辛万苦,强大起来了,作为一名见证者,我很幸福。‘向海图强’,4月23日是人民海军的成立纪念日,期待我们的人民海军再接再厉,早日成为世界一流海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若有战,召必回。”胡正亦用简短但有力度的话语结束了采访。(文/李心雨 杨旸 图/胡正亦 网络)

947C

上一篇:汪璐:沉稳平和 创意无限
下一篇:柯丹妮:最美浙财人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