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改变晋江”青年人才黄金十年工程秘书长、浙江省公益导师联盟首批导师助理,第二届挑战杯“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福建农林大学校园选拔赛决赛一等奖、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福建农林大学校园选拔赛金奖获得者……
看到这一连串的荣誉,记者本以为今天要采访的是一位在福建某高校深造的优秀校友,直到见了面才知道原来是一名面容清秀、性情温和的大一新生。柯丹妮,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2017级英语专业学生,17英语5班班长,学院创新创业联盟竞赛部干事。
投身公益,收获颇丰
因为被柯丹妮的比赛成果“震撼”到了,所以我们的话题也就从她参加的这些比赛谈起。对于参加这些活动的“初心”,柯丹妮说:“高中第一次参加公益培训时,我看到学长学姐们很自信地分享自己的经历,内心就向往成为他们这样的人。”她告诉记者:“教育改变晋江”这一项目是她参加各种竞赛的起点,“项目主要针对自己家乡——福建晋江,地区的一些学生,从初中到大学毕业,根据不同阶段,进行活动帮扶跟进记录。”
“我们这个项目已经有了700多名成员,帮扶过6000多人,从新生入学体验到职场青年交流,都是我们的具体工作。我们这个团队拿过市级的志愿服务优秀团队,得到过《中国青年报》等媒体的报道。”
在过程中,柯丹妮自己也收获了成长。“从参加比赛到加入幕后团队,每一次的经历都让我不断成长。我的组织能力提升了。而我帮助过的那些弟弟妹妹们更教会了我在追寻梦想时要时刻留意生活中的美好。”“团队协作非常重要,首先要找到大家各自擅长的领域;其次要给予所有成员最大的信任,依靠团队的力量分工合作完成项目。通过项目,我还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创业在路上
对于大学期间的创业计划,她表示每年还会继续参加创业比赛。目前她同时参与了福建省和浙江省挑战杯立项,福建省的项目是农业产业化,通过电商+线下配送的形式,打通农户和居民之间的渠道,将田间地头未加工过的大米精准化配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再碾制。而在浙江省,她参与的是智能VR无人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柯丹妮坦言,刚刚参与无人机的团队,还在熟悉项目。
同时参与两个创业项目,而且分属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在跨界的同时如何兼顾学业成为记者的疑问。柯丹妮表示自己一直是个自律性极强的人。“当我学习时,我会专注于书本,手机会被我放得远远的。我在锻炼专注度的forest APP上已经种了几万小时的树了。毕竟是班长,学习方面还是要给同学做一个榜样的。”说到这,小姑娘的脸上不免多了几分自豪,“很庆幸,一直没有遗失自己。”
针对创业,柯丹妮还有着同龄人中难得的冷静。“大学生是否适合创业,关键还是要看个人情况。”老师的指导非常重要,但最终的选择还要自己做出。
爱拼才会赢
柯丹妮的家乡福建晋江是个依靠拼搏进取成为“品牌之都”的城市,正像《爱拼才会赢》这首闽南语老歌中唱到的那样,“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柯丹妮身上就有这样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拼搏劲头。
柯丹妮认为自己很“野”,“小的时候我就会自己跑到晋江的国际广场和外国人搭腔。”高考报名时她执意要到外省读书,来到了浙江,来到了东方学院。“我更喜欢浙江开放的氛围与风格,我要来学到些东西。英语是经管学科的基础,假期的时候我还自学了金融与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虽然我的专业是英语,但因为感兴趣,我也选修了‘创业融资’等课程。‘创业融资’是聂老师讲授的,她是博士,学识很高,人也非常亲切,我非常喜欢她的课程。在她的感染下,我现在更努力尝试用专业的视角看财经新闻。”“我非常推崇脸谱网的创始人谢莉尔‘女性向桌前靠近一步’的观念,女孩子要对自己多一分自信,我们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把事情做到最好。”面对问题,她更习惯向自己求助,“虽然时间会花费得比较长,但我能把问题想通。”
谈到大学四年的生活,柯丹妮说:“虽然不知道以后要往哪个方向走,但是我想让自己的生活饱满起来,学校给我提供了这么大的平台,我想多多去尝试。”对于毕业后的去向,柯丹妮坚定地给出了答案,“美国,脸谱网。”“我喜欢它的企业文化。”愿这个身体里蕴藏了无限能量的小姑娘在自己的路上坚实地走下去。(文/李心雨 杨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