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东方新闻 >> 正文

用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讲述海宁的民俗风情

时间:2012-12-18来源:


                                  “仰山文化讲堂”第四讲精彩继续

    12月12日晚6点半,“仰山文化讲堂”第四讲精彩开讲,海宁市教育学会秘书长黄加平先生莅临我院,在图书馆七楼报告厅为我院学生做题为《海宁的民俗风情》的主题讲座。学院院长黄董良、副院长王金安、科技服务部副部长陈晓阳及学院师生共140余人出席并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学院副院长王金安主持。
    黄加平先生以海宁的潮乡文化、运河文化和民间习俗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图文并茂,旁征博引,给师生们作了一场精彩生动的讲座。


    黄先生首先向师生们讲述了海宁的潮文化。海宁的潮乡文化由来已久,可追溯至吴越时期。他不仅用古老的传说丰富了海宁潮的历史文化内涵,也从天文和地理的角度阐述了钱塘江大潮生成的自然科学原理。海宁的观潮习俗源于汉代,海宁潮的壮观令古来无数名人雅士惊叹,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皆有诗赞。而今,海宁潮文化更是受到全国乃至世界的追捧。黄先生向学生们展示了近年来中央电视台航拍的大潮照片,不仅让师生们领略了钱塘江大潮的奇观,也展示了海宁每年吸引了成千上百的游客来此观潮时热闹非凡的场景。钱塘江大潮与亚马逊河,南亚恒河并称“世界三大强涌潮河流”,作为极其珍贵的大自然景观,吸引了无数文人及艺术家以此为主题,创作出不计其数的文学及艺术作品。有“江南紫禁城”之称的海神庙,因寻宝哑谜闻名于世的七里庙,清代的陈阁老宅等历史古迹更进一步丰富了海宁和海宁潮的历史文化内涵。
    黄先生在讲座的第二部分向师生们介绍了海宁运河文化。他指出,以长安的修川八景为代表的运河文化是海宁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仰山书院正是修川八景之一,也是东方学院所在仰山路的由来。黄先生从教育文化、墓葬文化、医道文化、水系文化、饮食文化和海塘文化深入探讨了运河文化的内涵,让师生们对海宁悠久的人文和历史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最后,黄先生用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的形式向同学们讲述了海宁的民间习俗,如烧头香、讨口彩、接财神、祭祖坟、端午节、祭蚕神和地藏香等。许多民俗是中华大地共有的, 但海宁独特的历史文化又赋予其特色。 如清明祭奠先人,全国各地皆有此传统,但因“朱元璋寻母”的传说, 海宁人只在清明当天祭奠先祖。而讨口彩、接财神、祭蚕神、地藏香等民俗则反应了海宁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神佛的敬畏。
    整场讲座,生动有趣,穿插历史、神话、诗文,和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让人惊叹于海宁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上一篇:我院举行ICAEW大中华区全日制教学点首批CFAB证书颁证仪式
下一篇:找准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契合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