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际合作交流中心牵头,我院首次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研讨会在行政楼A302召开。学院分管国际合作工作的王金安副院长,分管学生工作的伏晓红副书记,教务部、学工部、体育中心等相关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各分院院长及书记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国际合作交流中心主任陈晓阳主持。
王金安副院长首先发表了讲话。他指出此次国际合作交流工作会议,是落实学院国际化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学院领导班子都非常重视,冯睿副院长专门组织了教务部与国际交流合作中心讨论了学生赴境外学习的学籍管理和学分认定工作。我院自2010年搬迁海宁长安后,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2011年11月成立了国际合作交流中心,2013年6月中心成为学院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工作的正式职能部门,开展教师访学、学生游学、实习和交换学习,攻读MBA和国际硕士等合作交流项目,参与各类国际交流项目的学生已渐成规模。但目前学院的国际合作交流工作要持续有效的推进,需要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和分院相互配合、相互支持。
陈晓阳主任介绍了我院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的总体情况。目前我院已与美、法、英、加、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国际交流项目分为“短期游学-中期交换或实习-长期学位项目”三个层次,每个层次的项目各有其优势和适合的学生人群。2012年以来,我院已成功组织了3次赴美游学活动,参与学生人数40余人,赴美国弗洛斯堡大学、法国雷恩商学院、英赛克高等商学院以及台湾世新大学交换、读研及其他海外实习项目的学生20多名。与美国马歇尔大学合作的“3+1+1”本硕连读项目即将在全院学生中开展宣传推广和组班工作。欧洲、加拿大的游学和合作项目也正在酝酿中。希望通过国际合作交流中心与各分院及相关部门配合,能够尽快达到每年有超过100名的学生走出国门赴海外参加各种交流项目。
两年多来国际交流项目的实施工作经验表明,游学是带动学院形成国际化学习氛围的首要步骤,是激发学生海外学习的第一步。通过体验与外国合作院校的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体验国外高校的校园文化和学习生活环境,了解国外商业文化与公司运作,会使学生受到极大的激发与鼓舞。几乎所有参加过游学的学生,归来后就开始规划自己的海外学习生涯,加入学校的交换生、学位教育和其他国外学习机会咨询的行列。因此,只有鼓励更多的学生走出去实地感受国外的大学文化,我院的国际化学习氛围的形成和海外交流项目的开展才能有扎实的学生基础。
随后,陈晓阳主任介绍了国际交流项目的运作流程,提出了建立多部门联动的项目宣传与推进机制的设想:由国际合作交流中心针对分院和学生的需求,引进多类型多渠道的海外学习项目,教务管理部出台赴境外交流学习学籍管理与学分认定办法的;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学生工作部和各分院积极组织人力推动海外学习项目的宣传和推广,并指导学生制订学生海外学习计划、相关课程的学分认定和后续服务工作;国际合作交流中心及相关分院负责项目的总结、成果展示及后续宣传工作。
金融与经贸分院陈中放名誉院长对马歇尔大学“3+1+1”MBA项目的总体情况进行了说明,该项目预计在本月底面向大二和大三的学生推出。各分院院长与书记就各自部门国际合作交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最后,伏晓红副书记从项目宣传和推广方面,强调了辅导员团队在学院国际合作交流工作中的推动作用,表示将从学生工作方面给予国际交流工作以更大的支持,共同为提升我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的国际化工作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