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东方新闻 >> 正文

《当代诗歌中的人文精神》在我院精彩开讲

时间:2014-05-29来源:


    5月27日下午,本学期“仰山文化讲堂”第三讲《当代诗歌中的人文精神》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精彩开讲。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签约作家、杭州《每日商报》编辑李郁葱应邀开讲。讲座由学院副院长王金安主持。科技服务部部长陈晓阳、财税分院副院长张雪平及学院师生共140余人出席并聆听了讲座。
    李郁葱现为杭州《每日商报》编辑,并担任杭州电台特约评论员,专栏作家。他著作颇丰,出版图书《醒来在秋天的早上》、《此一时 彼一时》、《浮世绘》等多部,并获“人民文学”奖、“山花”文学奖等,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花城》、《作家》、《今天》等海内外文学刊物,并入选上百种文学选集,其新闻作品及编辑的版面多次获省市新闻奖。
    李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向大家阐述了他从诗歌中感悟到的人文精神。他讲诉自己大学时期的经历以及后来工作上的转变,深情并茂,娓娓道来,就此引出了本次文化讲堂的主旨——当代诗歌中的人文精神。李老师在讲座中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通过列举缺少人文精神和领悟人文精神两种情况来验证传承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李老师首先指出了缺少人文精神对大家的不利影响。他坦言,自己在学生时代并不喜欢诗歌,也没有想过要成为一名诗人。自己初高中的时候阅读诗歌的数量比较有限,也没有深入地去体味诗歌中的人文精神,以此也没有思考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想追求什么,所以导致自己在青年时代充满了困惑。他指出,一个群体如果缺少人文精神,就如同美剧中的行尸走肉,是很难对社会起正面推动作用的。可见,诗歌中的人文精神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群体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它就像风向标一样指引我们前进。
    讲座第二部分,李老师阐述了领悟人文精神对大家的重要性。他指出,诗歌反映的其实就是人的精神世界和时代的文明。传承人文精神,就要传承诗歌中“人的精神气”,汲取诗歌中作者好的思想,传承优良的作风。老师坦言,现实中是文学让自己安身立命,文学对自己而言已经是一种生活习惯,但是曾经自己并没有找到喜欢诗歌的真正原因。最近当自己去西藏,看到信徒们虔诚的向拉萨方向朝拜时,心中对这个问题终于释然了。几十年喜爱诗歌,去体味诗歌中的人文精神就是自己坚持的一种信念!诗歌被赋予了崇高的人文精神,就具备了强大的正能量,是作者用自身经历,生活感悟去影响和激励他人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充满意义的。好的诗歌对人影响深远,其作用不可估量。领悟诗歌中的人文精神,其实就是为自己积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李老师指出人文精神是值得大家坚持的一种精神,它指引让大家找到人生的追求。文学折射了诗人对生活的一种方式,一种表达。而诗歌最终还是以人为本。诗歌中优秀的人文精神,是诗人一生经历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大家去学习,去领悟。而传承诗歌中的人文精神,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思考很多问题,指引大家找到人生的方向,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意义重大,希望大家能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更多关注自己人文精神的培养,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整场讲座,李老师娓娓道来,生动展开,给同学们营造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带领同学们领略了中国当代诗歌的厚重文化,体味到人文精神传递的强大力量。讲座在王金安副院长的精彩点评和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

上一篇:我院举行物流管理课程改革试验课
下一篇:海宁老年大学与我院仰山书社开展书画交流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