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由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与学院联合主办,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学院国防教育学院协办的“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做挺膺担当奋斗者”——“真理的味道·浙江英烈文化思政课”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专场活动暨2025级新生爱国主义教育第一课在影剧院顺利举行。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优抚褒扬纪念处(双拥工作处)一级调研员徐斌,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馆长王峰,学院领导申屠莉、方咏、胡国庭、高贺、杨丽霞、张伟飚,党群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党总支书记、副书记,组织员、各党支部书记、新生辅导员代表,2025级新生,以及海宁市人民检察院和海宁市中小学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学院党委书记申屠莉致欢迎辞,她对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与浙江革命烈土纪念馆多年来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引导同学们在本场活动中思考如何用青春信仰回应时代召唤。她指出,抗战英雄们的故事不仅是值得代代传承的红色精神密码,更是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中最鲜活、最珍贵的教材。她向各位同学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深植红色根脉,铸就信仰之魂,在与历史的深度对话中感悟英烈精神;二是勇立时代潮头,练就过硬本领,在青春时光中以勤学积蓄力量;三是投身伟大实践,书写奋斗华章,在知行合一中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

活动现场,来自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杭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嘉兴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学院的讲解员们,用主题讲述、情景剧、情景朗诵等形式,先后演绎了《送别》《1937,炸桥炸桥》《无悔的抉择》《红铁》《打刀人、用刀人、铸刀人》《一门双烈的抗战壮歌》《心中的丰碑》《我们不会忘记》等9个浙江英烈故事。一个个可歌可泣的英烈形象、一件件饱经沧桑的革命文物、一句句铿锵有力的铮铮誓言,引领着师生们回望峥嵘岁月,共同见证革命先辈筚路蓝缕、风雨同舟的感人历程。活动尾声,学院学子和来自海宁的中小学生代表们深情合唱《如愿》,生动展现了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凝聚代际力量、传承红色精神。

活动结束后,来自海宁市仰山小学、周王庙初中等7所中小学的学生们深受触动。他们表示:“听了英烈叔叔阿姨抛头颅、洒热血的故事,又和大学生哥哥姐姐一起唱《如愿》,心里又暖又有力量。我们要努力成长,争做爱国爱党、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学院2025级新生代表也感慨道:“从小听红色故事,到今天现场观看这场生动的演出,深受震撼。英烈们用青春换来今日太平,我们更应接好这根红色接力棒。定不负先辈所愿,认真学习,努力奋斗!”

本次“浙江英烈文化思政课”以立体化叙事串联“红色根脉”,生动讲活英烈故事,将抗战精神与家国情怀深植人心。此次活动也是学院与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连续九年携手开展英烈文化育人实践。学院将持续深化校地红色资源整合,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为抓手,打造更多“活起来、火起来”的思政品牌,为构建新时代一体化思政育人格局贡献东方力量。(文:戴昊楚、杜亚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