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东方新闻 >> 正文

真理的味道·潮起东方!这堂大思政课澎湃值拉满

时间:2025-10-31来源:组宣部


一堂课,共话使命担当;万里潮,激荡青春交响。10月31日,学院圆满举行“真理的味道·潮起东方”大思政课。学院领导申屠莉、胡国庭、汪风易,党群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党总支书记,新生辅导员和2025级新生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党委副书记胡国庭主持。

学院党委书记申屠莉以《在回望历史中汲取力量 于奋进新程中挺膺担当》为题,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与“十五五”规划蓝图展开的时代背景下,为师生带来了一堂立意高远、内涵深刻的思政课。她以历史为轴,引领师生从胜利丰碑与银幕记忆中感悟家国情怀、读懂民族风骨。她殷切寄语青年学子要自觉守护历史真相,主动赓续精神血脉,让信仰之光穿透时空,照亮未来前路。她以现实为基,立足“浙江实践”的宏大叙事,聚焦“嘉兴蝶变”的鲜活样本,最终落脚于“东方发展”的生动实践,为学子清晰擘画出一条“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奋进之路。

展望未来,她以担当砺行,向新生提出四点期望:一是从“走近”到“走进”,以“九个一”实践路径为指引,真正融入校园、安放青春,成为具有归属感与责任感的“东方人”;二是从“我不能”到“我能”,在挑战中突破自我设限,在行动中持续修正方向,将“敢于尝试”化为成长最坚实的阶梯;三是从“一米宽”到“万米深”,勇敢选定一个方向,在深耕中积蓄力量,在专业与热爱的交汇处锚定梦想;四是从“小我”到“大我”,在奉献中拓宽格局、升华境界,将个人理想融入时代洪流,主动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青春责任。

浙江财经大学第十轮“支部建设创新奖”支部,工商管理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张晓燕作《铸魂 深融 强基 打造校企协同育人新路径》主题分享。她以“市红雁”党支部建设为例,分享了“党建+专业”双融双促的育人实践。她介绍支部通过“红色双导师制”“移动课堂”“真题真解”等方式,推动学生党员在服务地方中成长,实现教育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打造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东方样板”。

文设学院组织员韩斯斯讲述了省级高校“百个艺术院系支部联村共建”项目《党建引领 艺术乡建》的实践故事。文设学院坚持党建引领,通过组织联建、课程融入、项目驱动,推动艺术设计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从为“盐官汪菜”重塑品牌形象,到打造具有在地方特色的“米谷文化IP”,文设师生以专业智慧激活乡村文化基因,实现了从“送文化”到“种文化”的育人嬗变与乡村赋能。

财税学院23税收3班戴佳慧分享了在省级一流实践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百村调查》中的深刻体悟。她以自身成长轨迹,生动诠释了这项实践的价值——“百村调查”不仅是一门课程,更是一扇洞察中国社会的窗口,一座连接理论与现实的桥梁,一颗深植专业信仰的种子。正是在与乡土和乡亲的真实对话中,她与同学们读懂了国情,坚定了扎根现实、服务社会的财税理想。

浙江省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金奖获得者、浙江财经大学十佳青年、法社学院23法学1班俞林苗以“一件衬衫”为线索,串联起她在演说、公益、竞赛中的成长轨迹。她以“相信、奉献、奋斗”为关键词,讲述了自己从课堂发言紧张到站上国赛舞台、从普法志愿者到红色实践带队者的蜕变历程,鼓励新生“以实践为笔,以热爱为墨”,在平凡中书写不凡。

本次大思政课以“真理的味道”为引,以“潮起东方”为脉,通过师生共讲、情理交融的方式,展现了学院在立德树人、实践育人方面的探索与成果。在历史与时代的交汇点上,东方的师生正以信仰为帆、以实践为桨,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的青春篇章。(文:毛江坤/摄:王周娈、俞星竹、李丹阳、董妍)

上一篇:学院思政育人作品受邀赴东部战区海军机关展演
下一篇:“榜样力量 潮引未来”青春启航励志宣讲会在学院开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