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广角 >> 正文

《海宁日报》:青春脚步丈量乡村振兴路 “扶芳课堂”让人生芬芳留香

时间:2019-06-20来源:海宁日报


鲍奕廷和孩子们合影。

“扶芳课堂”上,鲍奕廷为孩子们上课。

青春脚步丈量乡村振兴路 “扶芳课堂”让人生芬芳留香

鲍奕廷:愿留下来 继续追梦

■记者 林佳冰

“4年大学生活迎来落幕,6月是我的毕业季,未来,想要继续留在海宁。”她是长安镇(高新区)“双百双进”大学生赴基层挂职锻炼的优秀挂职大学生,是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外国语分院的学生会主席,是雷厉风行、乐观开朗的驻 港 部 队 退 伍 女 兵,是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2019毕业生,她的名字叫鲍奕廷。

她说,这里是她人生的“伯乐”,愿留下来,做运河追梦人。

将青春活力带到基层

“这是我们大学生志愿者下村整治环境的,这是帮助奶奶摘草莓的,这是‘扶芳课堂’给孩子们上课的……”这两天,鲍奕廷忙着准备省 公 务 员考试的面试,休息间隙翻开手机相册,看着一张张“双百双进”基层挂职期间留下的照片,“这些也是我的动力之一,努力加油,留在海宁工作。”

2017年4月25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运河益行健走”活动在东方学院进行,为的是宣传运河文化,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剿灭劣V类水的工作中来。这次大型活动的策划人就是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院的鲍奕廷。

记者了解到,当时,长安镇(高新区)开展“双百双进”活动,鲍奕廷成为挂职基层锻炼大学生之一,在鹿耳村担任妇联副主席已有一月有余。这次“运河益行健走”活动是鲍奕廷策划组织的第四次大型活动了。

在鲍奕廷没来挂职以前,因为村里年轻人都在外工作,只有老年人“留守”,每次村里开展活动效果都不好,群众积极性不够高。“小鲍同学来了之后,不仅把一些大学里的理念带进来,把同学带进来,包括真正参与到村里一些中心工作来,也壮大了我们志愿者的队伍,真的非常好!”鹿耳村党总支书记张利强对这位来基层挂职锻炼的大学生赞不绝口。

张利强告诉记者,第一次听说“双百双进”活动时他还有点担心,但是小鲍同学来了之后,他真切地感触到,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村民们也非常欢迎,全村上下真的有了大变化,“感觉自己都年轻了呢!”

在挂职期间,只要是课余时间,鲍奕廷就会跑去村里帮忙。

“你平常来村里都在哪儿工作?”面对记者的提问,鲍奕廷笑容灿烂地回答:在田里啊。这个爱笑的姑娘,把村里每个角落都视为了自己的工作地点,努力地实现着心中所想。

“好铁要百锤才能成钢,作为当代大学生,将所学所能运动到基层建设中去,这是我们肩负的一份使命。另外,我们要在长安生活、学习4年,自然想更好融入其中,赴基层挂职锻炼是个很好的机会,让我们切身参与到长安发展的建设中去,用脚步丈量出这片热土。”就是这样的使命感,让鲍奕廷连续两年参与挂职基层锻炼,并成为2018年度优秀挂职大学生。

用一堂课栓紧校地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制作麦芽圆子!”今年4月,“扶芳公益课堂”第三期在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外国语分院的教室内如期进行。在手工培训课上,鲍奕廷作为大学生家教志愿者,在现场手把手教导孩子们制作麦芽圆子,还用奶油、糖霜等装饰品来DIY新式圆子。

据悉,“扶芳公益课堂”是由长安镇(高新区)妇联携手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外国语分院共同开展的儿童关爱项目,借助大学生在文化、创新、资源方面的优势,进行资源合理整合,发挥其特长与优势,并面向镇(区)26个村(社区)低收入家庭儿童开展免费课程辅导和特长培养。

鲍奕廷就是该项目的创始人之一。为什么想要创办这一特殊的课堂?

“扶芳”, 就是帮扶弱小,让人生芬芳留香。在‘扶芳’项目创建之前,外国语分院就有公益课堂的活动,学校组织大学生志愿者授课,但因为场地、交通等多方面限制,开展并不顺利。

“可以跟长安镇政府合作,这样既能解决眼下难题,也能帮助更多的人。”说干就干,鲍奕廷发挥自己基层挂职干部的身份,积极与镇(区)妇联沟通,最终创建了“扶芳课堂”。可以说,“扶芳公益课堂”是校地合作推动下的产物。

“扶芳”, 帮扶弱小,让人生芬芳留香。作为大学生志愿者的过程中,鲍奕廷和她的同学们也学会耐心、细心、真心对待每一件工作,每一个人,积攒了社会经验,学会了更加成熟稳重的思考问题。

截至目前,已征集大学生志愿者300多名,开设10余门免费科目,直接受益儿童超过500人次。

鲍奕廷说,虽然已毕业,离开了校园,也不再是基层挂职干部,但她将继续关注“扶芳课堂”的继续深化,也将发挥余热发动更多大学生志愿者参与进来,让更多孩子得到免费的、优质的辅导,扩大免费辅导科目和受益人群。

做运河追梦人

四年大学生活,鲍奕廷用脚步丈量青春、感受长安,“最爱春天里,鹿耳村的油菜花海,还有吸引世界目光的世界花园大会。”说起她眼中的长安,好似打开了话匣,“我还做过首届世界花园大会的志愿者呢,在广播组!”

长安镇(高新区)“双百双进”大学生赴基层挂职锻炼的优秀挂职大学生,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外国语分院的学生会主席,“扶芳课堂”项目创始人之一,还是雷厉风行、乐观开朗的驻 港 部 队 退 伍 女 兵……在鲍奕廷的身上,有许多“标签”,都是她成长的印记。

“不奢求傲然而名满天下,但求无愧于心中所想”,这是鲍奕廷常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2013年,鲍奕廷收到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但她选择投 身 军 旅。同年9月,她通过层层选拔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中 环机务站的一名战士。2015年退伍后,她才迈进大学校门,学习英语和会计双专业。

大学期间,她创立了东方学院一个具有军 事 色 彩的学生社团——燎 原 军 旅 社,号召起全校有志青年,培养国防观念,凝聚爱国主义精神。除此之外,她还是学生训练教导队首届大队长,负责学生教官管理和第一届、第二届学生承训工作,真正地把军队中优秀的品质与精神带回到校园中来。

“因为军旅社的原因,我和海宁市 人 武 部 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前段时间浙江省 公 务 员 考试,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鲍奕廷说,这是她留在海宁的一个机会,希望能够把握住。 

海宁是一座开放的城市,长安是一个兼容万象的小城市,这里有无限广大的平台,只要有梦、敢追,就有舞台。对于鲍奕廷来说,这片热土就是她人生的“伯乐”,“留在这里,做永远的运河追梦人。”

(原文链接:http://hnrb.hnxw.net/hnrb/html/2019-06/20/content_194375_1147291.htm

上一篇:浙江在线:2019年普通本科高校校(院)长本科教育述职评议会召开
下一篇:《海宁日报》:放弃待遇优厚的银行工作 考研偏往热门学校挤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