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广角 >> 正文

《海宁日报》:深化校地合作 共唱发展“大戏”

时间:2019-04-18来源:海宁日报


东方学院众创空间内,大学生创客创业起航。

991E

王子权与公司团队合影。

东方学院大数据实验室。

东方学院落户长安十年

深化校地合作 共唱发展“大戏”

■记者 林佳冰

通讯员 李晓星 孙舒愉

2010年,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整体迁址至海宁长安新校区,成为我市首所全日制本科高校。转眼,已是第十个年头。

“我希望能为海宁,为长安的体育发展做出贡献。”11日,在东方学院众创空间,王子权创立了权越体育文化有限公司,从大四学生“摇身一变”成创客,要在“大美长安”继续逐梦。

十年来,长安镇(高新区)与东方学院的合作不断紧密。未来,镇(区)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共唱发展“大戏”。

筑巢创业 大四学生追梦长安

4月14日,在海宁市海泰足球场,2019海宁足球联盟超级联赛即将开场,16支球队集结于此。现场,来自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一群学生穿梭于赛场各地,这场赛事宣传怎么做,现场裁判员安排如何协调,十分忙碌。

“11日,我创立了权越体育文化有限公司,这是公司团队做的第一场活动,负责赛事宣传和部门裁判员工作。”王子权是福建人,4年前考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即将毕业,他将未来“押”在长安。

“留下来”的理由是什么?王子权给出答案:因为热爱。

“我爱体育,从大一创立足球社团,社员30人到如今300人。我爱长安,见证小镇蜕变到如今优美整洁小城市,城际铁路将更加拉近海宁与杭州的距离。”

据悉,权越体育文化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体育赛事运营、体育俱乐部运营、体育技能培训、体育文化传播、体育用品销售、体育场馆管理等项目。在东方学院众创空间内,王子权拥有一间10多平方米的办公室,两台电脑一张桌子,这就是他的创业天地。

“公司现在有18人,大多是志同道合的同学。没有房租,没有管理费,还有政策支持和创业导师的辅导,我们选择在这里拼搏创业梦。”王子权说,他想让体育更加融入长安人生活,特别是让更多长安的小朋友爱上体育运动。

据悉,众创空间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规划有办公区、多媒体会议区、管理导师办公区、创酷咖啡厅等功能区域。如今,众创空间已经成为东方学院大学生创客们孵化梦想的地方,这里聚集并吸引着一批咨询创业、准备创业、开展创业实习和已经创业的大学生。

众创空间于去年3月正式运营,截至目前,已有25个项目入驻,100多名大学生创客在这里追梦。

“一个创客的成长不仅需要灵感和创意,更需要成长的土壤。众创空间要做的就是在大学生们开始创业时扶他们一把,项目走上正轨后再送他们一程。”东方学院创业学院孵化中心主任李晓星说,优良的创业环境不但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创新人才,也为海宁留住了一批创业人才,现在众创空间内不少项目的创始人都已经毕业,但他们选择留在海宁,继续自己的创业梦,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校地合作 助力长安高质量发展

为了助推海宁本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和服务工作,不久前,东方学院与海宁人社局等十余个部门共同筹建了海宁创新创业教育学院。今后,海宁的企业特别是长安当地的企业,可以将人才培训等工作全都交给东方学院来完成,经过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使本土人才拥有更好的创新能力。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院长沃健介绍说,海宁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的成立,宗旨就是为地方尤其是为地方青年创新创业服务的,给他们一个更好的平台,这也是更好服务地方的一个体现。

2010年,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整体迁址至海宁长安新校区,成为我市首所全日制本科高校。十年来,长安镇(高新区)结合发展需求与资源分布,积极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充分利用高校人才、信息、技术资源集聚优势,打造校地合作新样板。

发展离不开人才。这几年,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积极探索与海宁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对接途径,不断加强产教融合、深化校地校企合作,紧扣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需求,整合育人、科研优势,培养出了众多应用型人才。

为了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更快地让学生进入社会,学校目前已建成跨专业实训中心、金融实训中心和AI智慧工场三个实训中心的经管类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其中跨专业实训中心搭建了一个仿真的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学生们在学习理论知识后都需要在这里接受仿真实战训练。

“相比于传统教学,更多的是一个理论上的知识,这里是亲身实践,最主要的是实践的感受。”学生葛晨梁说。

东方学院与长安镇(高新区)的联系,也在一次次合作中加深、牢固。东方学院对课程进行优化设置,将长安元素融入其中;“扶芳公益课堂”3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免费课程辅导和特长培养;学生利用专业优势,结合运河文化等,为长安设计旅游纪念册……

长安镇(高新区)党委副书记俞吉俊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校地合作力度,发挥好东方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的优势,为企业搭建平台,帮助企业培养企业经营、管理的人才,助力企业整体发展。同时,搭建好平台让学生更快融入长安,发挥其力量,推动大美长安的城市品牌城市形象升级、扩散,助力长安高质量发展。

(原文链接:http://hnrb.hnxw.net/hnrb/html/2019-04/18/content_176363_1042410.htm

上一篇:《海宁日报》:东方学院 启动第六届读书节
下一篇:学习强国:浙江海宁“下沉”育人资源 小镇长安绽放新时代文明之花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