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晚报记者 陈 强
通 讯 员 高雅轩
摄 影 郑玥珑
老底子的技艺和味道,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清明节前,在位于海宁长安的全国首个建立在大学里的空巢老人教育学习体验基地——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空巢老人教育学习体验基地,一群空巢老人让独具特色的当地清明美食麦芽塌饼的清香越来越浓,这门已渐渐淡出年轻人视线的传统技艺,以一种更新的方式在不少年轻人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外国语分院与海宁市长安镇(高新区)民政办、妇联和修川社区心灵绿洲为老服务站共同开展的“‘扶芳巢家’牵手‘扶芳课堂’”老少同堂薪火相传活动。本次活动将老一辈熟悉的麦芽塌饼带进校园,让老少重温传统文化的魅力。
活动中,9位空巢老人与孩子们相聚食堂。食材全部备齐后,老人们干劲十足,手把手教孩子们制作麦芽塌饼。他们先将草头以及粳米粉、糯米粉揉制成团,小朋友在一旁学得有模有样。
“别看做麦芽塌饼很简单,其实揉面、材料配比、火候都很重要。”一位老人一边说,一边将做好的米粉团放进蒸笼。随后,小朋友们也来搭把手,将米粉团揪成小团子,压制成饼状,等待下锅煎。
这次活动,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继承,还是一次创新。浙财大东方学院DIY手工社的成员们带来了各色奶油、糖霜等装饰品,邀请老少一起来制作不一样的麦芽塌饼。本来简单朴素的麦芽塌饼经过他们的创新制作,变成了很有特色的“蛋糕”,古朴清香的传统口味与奶油、糖霜碰撞,别有一番风味。随后,志愿者将塌饼分发给路人以及小朋友品尝,好评如潮。“这样的创新也非常吸引人。”一位品尝过塌饼的路人说。
“关爱空巢老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帮助,还要让他们收获精神上的快乐。”此次活动的主要负责人、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外国语分院团委书记陈聪说,清明节到来,让会做麦芽塌饼的空巢老人作为传播手艺的匠人,向下一代展示、传授传统技艺,体现他们的自我价值,这也是一种关爱。
据悉,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与海宁市长安镇(高新区)多家单位联合共建的“扶芳巢家”空巢老人教育学习体验基地公益项目,旨在通过志愿服务引导大学生走进基层、走近群众,为空巢老人送服务、送活动、送温情。该项目自去年12月落地以来,已得到浙江省民政厅、嘉兴市人民政府、海宁市人民政府、海宁市民政局、海宁市文明网等多家单位的关注。

(附原文链接:http://nhwb.cnjxol.com/html/2019-04/07/content_1169737.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