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上午,我院在学术中心第一报告厅举行应用型建设状态评价动员大会暨工作布置会。全体学院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各分院(中心)院长(主任),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学院副院长马雪英主持。

学院院长沃健指出,省教育厅将于11月下旬先行启动对我院等10所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的状态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示范名单进行动态调整。评价对学院未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本学期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2015年以来,我院紧密围绕《关于积极促进更多本科高校加强应用型建设的指导意见》,申报、获批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成为浙江省应用型高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学院应用型建设还不尽平衡。今年是全面深化和补短板的一年,全院上下要以评价指标体系为引领,把状态评价作为加快应用型建设的重要契机,发现短板,查找不足,全面推进应用型建设。本次评价重在检查应用型建设的状态和完成进度,要检查《浙江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指导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的完成水平。学院迎评工作要做好基础、抓住重点,展现特色和亮点。要展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尤其是在人才培养、创新创业方面的成效,总结出可供推广的经验和典型案例,还要实事求是摆出不足以及整改思路。迎评工作要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统一认识,统一安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沃院长还指出,各部门、各分院要吃透精神、提升业务水平;抓紧完善学院总体和各专项工作方案,及时公布、跟进各项工作,相关部门要统揽整体工作和时间进度,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及时了解动态,充分借助校外专家资源,及时沟通解决各类问题;迎评中要纲举目张,以人才培养目标为统帅,全面、客观认识自身情况,及时查漏补缺,讲究工作方法、策略和质量。要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为学院发展做出新贡献。

学院副院长马雪英具体布置加速推进应用型建设重点工作。她强调,各专项小组要认真完善专项工作方案;各分院要加强组织领导,迅速成立迎评工作组,开展分院的迎评工作,每个专业先自摸家底,出台应用型专业指标体系,每个分院在此基础上,完成应用型建设自评报告。在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方面要针对指标,解决目前存在的体制、机制的问题。她指出省教育厅在开展各高校的审核性评估时重点工作已经更加突出专家组与师生座谈,教学场景、教学设施的走访、调研等,这实际上为我们的状态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次状态评价是学院激流勇进的时机,涉及每一名教师的利益,更需要全体教师加倍努力,取得好成绩。

校党委委员、学院党委书记邵毅平作动员讲话。她表示,本次应用型建设状态评价工作是省教育厅积极响应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和教育现代化战略,认真落实《关于积极促进更多本科高校加强应用型建设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我省本科高校加强应用型建设,提高应用型高校建设水平和应用性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应用型建设状态评价对我院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全院上下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学习,领会精神。各部门、各分院要认真组织、学习省教育厅应用型建设和评价相关文件,深入了解应用型建设状态评价的精神和内涵,将各项工作落脚到学院发展和人才培养上来。二是要提高认识,扎实推进。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高度重视应用型建设状态评价工作,将其当作下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三是要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各部门、各分院负责人要带头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迎评促建工作中,强化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明确分工,加强协作,努力营造师生共同参与的良好的迎评促建氛围,立足实际,认真扎实做好各阶段工作,高质量地完成迎评工作。四是要总结经验,解决短板。借机会全面总结、认真梳理,凸显我院应用型建设的特色发展。要结合应用型建设中的短板,有重点、有选择、分阶段的加速推进和解决。五是要学做结合,奋发有为。通过政治学习,提升每次中层干部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担当,提升每位老师的精气神,凝心聚力,以我们最好的状态迎接评估,在应用型建设状态评价中取得好成绩。

(记者 王中斐 通讯员 鲁敏霞)